2018年高考如何参照往年录取分数线设置合理梯度保录取?

03月07,2024

2018年高考如何参照往年录取分数线设置合理梯度保录取?

  填报志愿时,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,只能依据往年的录取分,但又不能直接用录取分作参考。

  假设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50分,所选高校上一年录取分为530分,能说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所选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吗?没有这么简单。假设该考生高考当年高考位次是79800名,报考院校去年录取最低位次是76490名,那么虽然在分数上考生分数高于录取分数20分,但录取可能性很小。

  可见,直接用绝对分进行比较,会导致错误判断。而用省内排名位次进行比较,不同年份的分数,才具有可比性。所谓“位次”,是指考生高考成绩、高校或专业录取最低分对应的位次高出当年学校的最低录取位次

  当然,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,仅参考某一年的录取位次是不够的,因为高校某一年的录取位次或高或低,可能具有偶然性。建议参考高校近年3至5年的录取位次。

  高考的分数对应的位次高于学校的录取位次,仅表明有被所选高校录取的可能,能否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,则要看所选专业的录取位次,高校的专业录取分,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,高出几十分的情况并不鲜见。而对所选专业录取分的估计,也需参考近年3至5年的录取位次。

  至于什么情况下参考学校录取位次,什么情况下参考专业录取位次,要看考生更看重学校还是更偏爱专业。如首选学校,只要被录取就读,即使被调剂到没有填报的专业(当然填报“服从专业调剂”是前提),也能接受,可以学校录取位次为参照;如首选专业,尤其是目标比较明确的专业,最好以专业录取位次为参照。

  考生在选择与自己的高考位次大致匹配的院校时,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所选院校的录取分数的高低排序,并非与自己对这些院校的“喜好”程度的排序完全一致。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,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院校,录取分数较低甚至在所选院校中最低的高校,恰恰是自己心目中比较喜欢的高校。如果是这种情况,平行志愿的A、B、C院校志愿则应以对院校的“喜好”程度排序,即最喜欢的高校放在A院校志愿,其次B院校志愿,再次D院校志愿。如果考生所填A志愿高校录取位次比自己高考位次低很多,表面上“浪费”了不少分数,但考生高考位次高出学校录取位次越多,被录取并被录取到自己所填专业中较满意的专业的可能性越大。“一冲”、“二稳”、“三保”仅仅是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之一,也非固定模式,不能照搬。